十月份十六日,于浙江省湖州市中心粮库,学子们探访了设施先进的粮食储存仓库,并学习了有关粮食保藏的学问。新华社报道
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中心思想是减少粮食浪费,需要大家共同参与,新华社报道。
十月十六日,我们迎来第四十五个世界粮食日,今年的主题是携手共倡多元饮食,合力共创美好前景。
十几亿人口需要解决温饱问题,这是国内最根本的情况。根据农业部门最新掌握的农业动态,全国秋季粮食作物已经收获超过百分之六十。
用心劳作、确保农产品丰收;减少浪费、改良“潜在土壤”。种植、储存、制作、食用……维护国家粮食供应的举措,覆盖了农产品流转全过程。在粮食纪念日,我们珍惜成果、赞美谷物,节约粮食,一起守护好“吃”的时光。
数说粮仓
粮食产量连续多年 保持1.3万亿斤以上
我国粮食生产多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,去年实现了1.4万亿斤的新突破。当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,超过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标准。谷物供应充足,口粮绝对有保障。确保粮食安全,中国信心坚定。
既要从大地获取食物,也要从大海获取食物……“进食”不只是消耗谷物,禽畜制品、蛋类乳品、瓜果蔬菜、水生动植物、野生菌类等都是佳肴。打造丰富多样的食物供应网络,使民众能够完成从“温饱”到“优质”的饮食提升。
积极推广全方位食物理念,持续扩大食物来源范围。到2024年岁末,国内肉类蛋类奶类等牲畜产品整体数量已达1.75亿吨,较2020年提升了18.8%;水产制造总量已到7358万吨,比2020年增加了12.3%;蘑菇类食品年收获量超过4000万吨
季节紧迫不容迟缓!河南省对收割设备进行现代化革新,增强在湿滑田地作业效能,以此保障秋季庄稼的收割时效;山东省制作了全省范围内“三秋”农业机械化服务蓝图,实时调整并公布谷物干燥设施分布状况……各区域联合行动、采用多种方法,务必使秋季粮食这一全年谷物主要部分顺利丰收。
事先防备意外,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,我们稳固可靠的国家粮仓,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粮食不耐高温,高温容易导致其腐坏变质。河南周口地区的中央储备粮沈丘直属库,其工作人员运用内环流控温技术来保持粮食的新鲜度:冬季利用北方的冷空气进行通风,储存冷气;在粮堆内部积聚冷源;夏季则循环使用这些冷源,使粮堆维持在接近低温的状态,以此减缓粮食品质的下降。
粮食在收割搬运过程中容易混入虫害,会咬噬粮食。安徽省阜阳市,中央储备粮阜阳直属库运用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方法,向粮仓中充入二氧化碳,在粮食附近构成“气密空间”,制造低氧状况,能够阻止微生物滋生、驱除害虫,达成粮食环保保存。
提倡节约
减少“舌尖上的浪费” 渐成“新食尚”
世界粮食日所在的那个星期,同时是我国开展粮食安全教育的时段。今年的教育主题确定为“节约粮食,大家共同参与”。
爱惜盘内食物,避免多余消耗,体现了对无数农家劳作的敬意,也是维护“国家粮仓”最根本的行动。
傍晚时分,于浙江省杭州市,著名老牌饭庄“知味观”内座无虚席。有媒体人员发现,在顾客下单菜品前,工作人员会主动告知适宜的分量,以免顾客因不清楚情况而造成点单过多导致食物浪费。在点餐台附近,桌上的标识牌,以及纸质菜单中,均能看到不造成粮食剩余、菜肴剩余的倡导。
晚间九时三十分,位于云南昆明西山区1903商业广场的一家品牌连锁蛋糕烘焙店中,店员们正将剩余的蛋糕及甜品用塑料膜包裹,然后装入密封箱。“当日未能售出的面包与蛋糕,我们会进行打包,并将其运往工厂,由专业流程加工转化为鸡饲料,力求充分利用。”店员解释道。
现在,全国上下“光盘行动”日益深入人心,吃相节省逐渐变成许多人的“新吃法”。
相关链接
外交部:以积极行动守护全球粮食安全
十月十六日是粮食日。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当天记者会上谈道,中国稳定国内粮食供应,同时帮助全球减少贫困,以积极方式维护世界粮食安全,会继续为实施联合国二零三零年可持续发展计划、创造更美好环境付出持续努力。
记者提问:今日正值世界粮食日。先前,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公布了2025年《全球粮食安全与营养发展》的调研结果,显示去年全球挨饿民众的占比下滑至8.2%,持续了近些年逐步改善的态势,不过仍有大约6.73亿人在挨饿边缘徘徊,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计划中“消除饥饿”的规划目标,尚有相当遥远的距离要走。我国对此有何看法?
粮食安全是人类存续的根本。林剑表示,中国是世界首要的粮食产出国家,用不到十分之一的全球耕地,养活了超过十四亿的人口。近年来,我国的粮食综合产出水平稳步增强,全球每五斗谷物中,就有超过一斗源自中国,为保障全球粮食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持。
高端访谈
世界农业遗产基金会主席库哈夫坎:
中国是全球粮食体系 “一股可靠而稳定的力量”
世界农业遗产基金会主席帕尔维兹·库哈夫坎,这位曾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官员的人士,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,谈到了自己的看法。他认为,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,地缘冲突不断发生,以及供应链出现诸多波动,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。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,同时也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国,不仅成功保障了自身的粮食供应,还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,为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更多的稳定因素。
库哈夫坎指出,中国解决了超过十四亿人的食物供应问题,还借助发展中国家间的互助、技术进步和经验交流,向世界传递出持续稳定的积极影响,正转变为全球粮食供应中一个值得信赖且作用稳固的角色。
他观察到,中国近年来在粮食安全方面有多重变化,从只关注国内供应转变为参与全球事务,从单独提供帮助转变为共同工作,从单纯输出技术转变为一起建立体系,充分展示了“用自身稳定带动世界稳定”的思路。中国首先解决了完全脱贫和保障粮食供应的问题,然后运用知识、技术及资金支持,协助其他国家增强国内供给水平,这种支持方式超越了常规的援助模式,更加注重合作共赢和伙伴关系。
库哈夫坎透露,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、国际农发基金、世界粮食计划署等相关组织联手,在亚洲、非洲以及拉美地区兴建众多农业技术展示和人才培养基地,普及水稻种植、稻鱼共作、节水灌溉、农民团体构建等具体行动,切实帮助超过百万农户受益。我亲眼目睹中国学者在非洲普及优质杂交稻,也亲眼看见他们在东南亚山岭地区协助普通农民改良坡地、改进灌溉方式和完善耕作方法。这些行动增强了世界粮食供应体系的稳固性。
(据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)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